汉风网正能量导航网-汉风网资料库移动版

主页 > 百家争鸣 >

刀口:大好事!轰-20发动机已解决 — 成发集团决战60天重点型号实现量产 |2020-03-13

新轰将以何种形态亮相始终是大家的最大期盼,实际上早在去年中航工业轰-6K轰炸机研发团队负责人何胜强就已经给出答案。

 

 

近日,新一代轰炸机又有佳音传来,中航成发集团(原420厂)在“启动“决战六十天 决胜攻坚战”专项劳动竞赛”报道中透露“保总装、保试车、保交付”等关键字眼,而由该公司负责目前正在推进的发动机项目只有一个,那就是“涡扇-18”。

 

这款中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不仅是当前技术形态运-20持续批量生产的标配动力,更是轰-6K型轰炸机的标配动力,同时也是新一代轰炸机的动力选项之一。

 

 

话说回来,为什么何胜强敢于说出“未来轰炸机的使用模式的设计和技术标准的设计应该掌握在我们手里”?做到上述两点要具备两大要素,一个是创新,另一个就是技术底子要足够雄厚。

 

 

此文中提到的此涡扇18不是彼D30K2,因为保密的原因,誓师大会前方的4台涡扇18发动机还打上了马赛克,可见与所谓的涡扇18就是仿制D30的传言不符,要是完完全全的像D30,用不着遮挡吧?

 

此外,从标语上看出,涡扇18是自主研发的国产发动机,所谓自主研发,就不是仿制。

 

 

另外,D30是40年前的苏联第一台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当年世界上还没有诞生单晶材料,所谓的高温合金首先用在美国的F100和F110上,结果F15成了机场皇后,F16也摔了近百架。

 

我国已经解决了单晶叶片的研发和制造难题,不能想象不用在涡扇18这样关乎420厂“生命工程”的发动机上。所以,可以预料,涡扇18的推力可达14-16吨,寿命至少在10000小时,是一款实实在在的国产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下图 找左上角标语文字,证实是自主研发的字样:

 

 

这里要反复说明的是,涡扇18不是俄罗斯的D30K2,完全是自主研发的国产新型发动机。所谓自主研发就不可能是照抄照搬D30发动机,应该在核心机原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风扇设计、反推装置、发动机短舱设计都注入了21世纪的先进科技元素,整机的科技水平已经提高到21世纪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应有的水平,退一万步讲,即便外形类似D30发动机,内涵早已经千差万别,完全可以适应中国军方的需要。

 

涡扇18对推动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具有广泛和深远的意义

 

目前得知,12-16吨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实际上是最有价值的涡扇发动机,未来20年,世界上需求大客机总计32000架,但是70%是波音737、空客A320、中国C919这样的单通道大客机,这个级别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需求在50000到60000万台,是一个最大的发动机市场,油水最肥,利润率最高。

 

 

不要羡慕美英的大推力发动机,未来航空发动机真正的较量其实就在12-16吨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35吨以上的推力发动机有美英法三家激烈竞争。而12吨到16吨有可能只有中美两家竞争,因为中美(中国的长江1000系列和美国GE公司的LEAPX系列)两家是唯一唯二在核心机上使用单晶叶片和涡轮盘的发动机厂家。

 

涡扇18的大量生产必将促进中国在这一级别发动机的经验积累和可靠性的加强,是非常值得高兴的大好事。

 

涡扇18的大量生产,必将反哺长江1000系列的研发和可靠性研究,对涡扇20也是一件大好事。如果涡扇20和长江1000大量生产,对占领50000台的全球市场是非常有利的。当然,眼下对运20特别是新型轰六的生产都非常有利,甚至不排除配装轰20,那就是喜上加喜了。祝贺420厂!

 

 

基于需求而言,新一代轰炸机必然要具备两大功能特性,一个是隐形,再一个就是大航程。由此判断,轰20将具有4台发动机,从已经曝光的3D打印的发动机舱板可以看出,左右各2台发动机,这预示着轰20超大的航程,甚至具备超远程的洲际打击能力。

 

就隐形而言,我们已经在歼-20战机身上应用了领先整整一代的超材料隐身薄膜,隐身指标大幅度超前于国际同行,隐身气动外形更是在歼-20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独创了鸭式带边条翼高升力体气动布局。

 

 

不少人认为新一代隐身轰炸机的气动布局一定会像B-2A或者B-21那样采用飞翼式气动布局,而飞翼式布局我们早已在利剑、彩虹-7、攻击-11、天鹰共四款飞翼式无人机的研制过程中连续攻克。其中尤以攻击-11最为出众,该机前缘后掠角相较于B-2A更大,由此带来的优势是更有利于正向隐身,因为当正面雷达波照射过来时前缘后掠角越大,雷达波散射效果更佳。

 

也正因为我们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吃透飞翼式气动布局,所以更能体会这种气动布局的优缺点。再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就能加权设计出一款更加超越常规思维的新型隐轰布局,这就是为什么何胜强敢于说出未来标准掌握在我们手里的原因。

 

在动力、飞控、气动等一系列技术关卡已经打通的当下,新一代隐轰的横空出世早已没有任何悬念。至于何时亮相,虽然我们不得而知,但根据以往惯例来看,从设计出图到首架机组装下线一般是一年到两年之间的时间,由此可以确信我们完全有能力与大洋彼岸的B-21比翼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