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网正能量导航网-汉风网资料库移动版

主页 > 百家争鸣 >

瞭望智库:特殊之年,两个“1万亿”是什么概念?|2020-5-25

1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020年,既有决战脱贫攻坚的硬任务,又有疫情冲击下保就业稳民生的硬需求,还要为实体经济减负,努力扩内需、促创新、补短板……每项工作都不容有失,每项工作却都“花费不菲”。

而另一个事实是,国家“钱袋子”今年也比较紧张。

-14.5%,这是今年前4个月的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

一些地方财政捉襟见肘,部分出现了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三保”困难情况。

解决“钱从哪里来”,是中国必须面对的挑战,也是全球遭受疫情冲击国家都需解答的“难题”。

特殊时期要有特殊举措。

两个“1万亿元”,正是对冲经济社会风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体现。

一定有人疑惑,为什么要选择扩大赤字和债务规模这一政策工具?

全国政协常委张连起认为,扩大内需、激发市场活力,结构性财政政策比总量性货币政策效果更明显。

“这些政策各有侧重、协调配合、综合发力,可有效对冲疫情造成的财政减收增支影响,支持补短板、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他说。

2


有了资金来源,花到哪里非常重要。

几万亿元的资金和百姓有啥关系?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说,两个“1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

具体讲,特殊的转移支付机制将建立,让资金坐着“直通车”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决不允许截留挪用。

抗疫特别国债的用途“顾名思义”——主要用于地方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

抗疫特别国债的发行是首次,但特别国债并非新鲜事物。我国曾在1998年和2007年分别发行过2700亿元和1.55万亿元的特别国债。

所谓“特别”,就是为特定目标发行,具有明确的用途。

特别国债不计入财政赤字,纳入国债余额限额。此次1万亿元的规模,发行期限将以10年期为主, 与中央国债统筹发行。

至于3.7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既可作为重大项目资本金,又能支持重点在建项目和补短板工程。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新一代信息网络、智能充电桩、新能源汽车、新消费等都能从中受益。

这里,想到财政部部长刘昆22日在“部长通道”上算的一道加减题:

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0270亿元,支出247850亿元。一收一支,多出来的6万多亿元就是今年增加的支出所在,也是两个“1万亿元”等特殊安排的特殊用意。

3


2020年,新增1万亿元赤字规模后,财政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创下历史新高。

有人又担心了,今年赤字率可是突破了所谓的3%“国际警戒线”,安不安全?可不可行?

说起这事,业内一直有争议。

3%的赤字率“国际警戒线”说法,主要源于欧盟对成员国的财政准入条件,财政赤字须低于GDP的3%,政府债务余额必须低于GDP的60%。

不过,欧盟也认同,成员国面临严重经济衰退时不受此限制,短暂超过3%也是允许的。

事实怎样呢?

关注世界经济的人会发现,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的赤字率经常突破3%,高的达到两位数都不奇怪。尤其今年,受疫情和世界经贸形势影响,全球财政赤字率和公共债务水平明显上升。

据IMF预测,2020年全球平均财政赤字率将由2019年的3.7%上升至9.9%,比国际金融危机时的峰值还要高。举例看,美国赤字率将由5.8%升至15.4%,法国由3%升至9.2%。

专家指出,每家有每家的具体情况。在如今的复杂变局下,很难将3%的赤字率视为国际通行标准。

客观上讲,每个国家应该有符合自己实际的赤字率警戒线,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债务余额、政策取向等情况,以此衡量债务水平的高低。

“我国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在世界经济体中一直是相对较低的,适当提高赤字、扩大债务是有可行空间的,风险也是可控的。”恒大研究院原院长助理罗志恒说。

“真金白银”来之不易,要坚决管好用好。

铺张浪费的钱绝不该花,没有绩效的钱绝不该花,花了就要依法依规问责,还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一句话,节用裕民。“钱袋子”紧了,政府就要过“紧日子”,花钱就要精打细算,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延伸阅读

特殊之年政府怎么花钱?2020“国家账本”来了!

现如今,人们手机上都有个电子账单,点开一看,每一笔消费历历在目。柴米油盐酱醋茶,每个家庭都有本账记录着点滴生活。对于国家也是一样,要精打细算管理好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账本”。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国家的钱要怎么花?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更加积极有为?让我们一起从2020“国家账本”中找答案。

文 | 韩洁、申铖、郁琼源、齐中熙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华视点”(ID:XHSXHSD),原文首发于2020年5月24日,原标题为《特殊之年政府怎么花钱?2020“国家账本”来了!》。

1

“国家账本”: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国家账本”上的钱从哪里来?根据预算法,我国政府预算由四本账构成——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180270亿元,比去年下降5.3%。

“国家账本”上的钱花到哪里去?以一般公共预算为例,2020年支出247850亿元,比去年增长3.8%,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

不同于往年,今年“国家账本”中有一项特别的“账目”——抗疫支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财政部门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支持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与此同时,财政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措施,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企业纾困解难、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强大助力。

2

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202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

——加大减税降费力度

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重点减轻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行业企业税费负担。前期出台的6月前到期的主要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期限延长到今年年底,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努力稳企业保就业。预计全年为市场主体新增减负将超过2.5万亿元。

——多渠道筹集资金

今年将赤字率从去年的2.8%提高至3.6%以上,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有效对冲疫情造成的减收增支影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加大各类结转结存资金盘活使用力度。

——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今年,基本民生支出要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中央本级支出下降0.2%,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地方财政也要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继续压减“三公”经费。

——缓解地方财政困难

新增加的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全部安排给地方,要不折不扣用在落实“六保”任务和减税降费等方面。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

——扩大政府投资规模

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地方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并预留部分资金用于地方解决基层特殊困难。安排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有效支持补短板、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

3

重中之重: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今年,我国将全力保障好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多举措支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6年—2019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助地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844亿元,连续四年保持每年200亿元增量。2020 年,中央财政安排补助地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61亿元,继续增加200亿元,重点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挂牌督战地区倾斜。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义所在。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算数为32181亿元,比2019年执行数增长8.8%。

4

不断创新:更好履行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


全国人大积极健全完善制度建设,推动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深化拓展、创新发展,更好保障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持续深入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工作。加强对支出预算和政策的审查监督,增强政策对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指导约束作用,进一步强化和反映“财”随“政”走,“财”为“政”服务的理念,保障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地方党委工作要求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得到贯彻落实,更好发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深入推进建立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制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五年规划,听取和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加强对地方人大国有资产报告和监督工作的指导。

——积极发挥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在预算全过程监管中的作用。推进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二期建设。

——进一步加强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监督。

——进一步健全全国人大预算审查联系代表机制。

怎么样?看了“国家账本”中的重点内容是不是心里踏实了?有了财政真金白银的保障,在这个特殊之年,让我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团结一心向前进,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