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智库:意大利为什么有这么多浙江人?|2020-3-25
- 发布时间:2020-03-25 17:50
根据当地时间3月23日18时意大利卫生部公布的最近数据,意大利现有新冠病毒患者50418例,死亡6077例,治愈7432例,累计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总人数为63927例。
随着意大利疫情的持续升级,很多人注意到,中国的一个省份与意大利的联系愈发紧密,那就是浙江。
3月16日,中国民航开通了从意大利米兰至浙江温州的临时航班。当天13:50,国航CA082航班载着125位乘客抵达温州龙湾机场,乘客中大多是温州、丽水等地的侨胞和留学生。相关部门已对所有乘客进行了健康检疫,并采取医学检查、集中观察等措施。
3月17日下午,浙江首批援意医疗专家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往意大利,携带了30台呼吸机、20万个口罩,总计9吨物资,协助当地开展新冠肺炎救治与防控工作。
3月18日,中国东方航空派包机送中国政府派遣的医疗专家组赴意大利协助应对疫情,其中包括浙江13名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
2020年3月17日,浙江省组建的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一行12人启程赴意大利协助应对疫情。图源:郑梦雨| 新华社
“浮云游子意,明月故乡情”,工作人员往浙江援助意大利医疗物资箱上贴标签。
而浙江省中,丽水市的青田县备受关注,曾因上千位华侨回国,与意大利一同登上微博热搜。
2019年年中,意大利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报告显示,2018年意大利人口持续下降,移民占比上升,达到总人口的8.7%,其中有30万为中国人。
在30万中国人中,约10万来自浙江青田县。
那么,意大利为什么有这么多青田人?青田人为什么会选择意大利?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美丽的石头,让世界认识青田
青田县地处浙江南部,建县于公元711年(唐睿宗景云二年),因青田山而得名。
虽然名字里有“青”也有“田”,但其实山多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可以想象,这里发展农业有多艰难。
历史上,青田“无平田衍土以耕,无柔桑良葛以织,无鱼盐商贾之利,无畜牧贩卖之饶”,土壤也是“东南之硗壤也”。(注:硗读qiāo,贫瘠)当地人一直为粮食劳碌,“终岁勤苦而不得一饱”。
青田有句谚语,“青田三件宝:火笼当棉袄,火篾当灯草,番薯干吃到老”,正是对当地贫困现状的一种写照。
困境造就了青田人吃苦耐劳的性格,也使他们不得不外出讨生活。
瓯江自西向东穿县而过,直抵商业气息浓厚的温州。借助这条水路,青田人开始走出大山,还将当地特产青田石带了出来。
注:建国后,青田曾划归温州管辖,1963年开始归丽水管辖。
青田石为青田县独有,位居“四大国石”之首,质地温润、色彩斑斓、硬度适中。
注:四大国石为青田石、福建寿山石、浙江昌化鸡血石、内蒙古巴林石。
早在宋代,青田石就被用来制作石章;到了清代,雕刻艺术日趋成熟,青田石雕最受欢迎。不少青田人自温州转宁波,再到上海、天津、甚至东北等地,一路开店。
在此期间,有人经由西伯利亚前往欧洲,有人则东渡到达日本。
据青田县1991年的侨情普查,“清嘉庆二年(1797年),本县山口镇陈半山人留国云,曾携石雕东渡日本销售,至今近200年历史。”
这是目前可追溯到的最早的青田石海外销售记录。自此,青田人开始走出国门,寻找新的人生。
不过,真正推动大量青田人奔赴异国的,是青田石雕的国际化。
1853年,青田石雕在南美路易斯的国际赛会上首次参加国际展出并获奖,随后,许多青田石雕作品被选送参加多场国际展会,如1896年欧洲万国博览会、1899年巴黎博览会、1905年世界万物博览会及1915年太平洋万物博览会等,在后两次博览会中分别获特别奖和银奖。
青田石雕由此在国际市场上一炮而红。
逐渐扩大的欧美市场,造就了一些“在异国发家致富”的故事,吸引着更多青田人奔赴欧美。
著名记者邹韬奋在游记中记录了1933年他在巴黎的见闻:
“据熟悉青田人到欧‘掌故’的朋友提起,最初约在前清光绪末年,有青田人某甲因穷苦不堪,忽异想天开,带着一担青田所仅有的特产青田石,由温州海口而飘流至上海,想赚到几个钱以维持生活,结果很不得意,不知怎的竟得由上海飘流到欧洲来,便在初到的埠头上的道路旁,把所带的青田石雕成的形形式式的东西排列出来。欧人看见这样从未看见过的东西,有的也被唤起了好奇心。问他多少钱,某甲对外国话当然是一窍不通,只举出几个手指来示意,这就含混得厉害了!有时举出两个手指头来,他也许是索价两毛钱,而外国人也许就给他两块钱。这样一来,他便不久发了小财。这个消息渐渐传到他的本乡,说贫无立锥之地的某某,居然到海外发了洋财了,于是陆续出洋冒险的渐多,不到十年,竟布满了欧洲!最多的时候有三四万人……”
天灾人祸,推动异国谋生
青田县自然灾害频发,1912年的大水灾致使75604人受灾,9000多人死亡,冲毁房屋、田地无数,县内“人心惶惶,老幼呼号”。
其时正逢一战,英法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中国采取“以工代兵”方式参与到战争中。
华工招募条件看起来也颇为丰厚:提供诸如衣服、鞋子等多种生活物资,在赴欧前还会发放20元左右的津贴。要知道,当时北京、上海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也不过10元至20元。对于走投无路的青田人来说,出国拼一拼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
英法协约国共雇佣了14万到15万华工,其中英国独占10余万人,法国则近4万人。据1922年法国战争部统计,在法国雇佣的36941名华工中,31409人来自华北,4024人来自南方,其中,有2000多人来自青田。
青田华工赴法后,主要从事后方服务工作,如搬运物资、挖战壕、修铁路等,辛苦劳累还有生命危险,但他们依旧积极努力地完成工作。青田华工叶清元曾回忆,青田人吃苦耐劳,都能提前完成任务,指挥官常常竖起大拇指称赞。这也为他们留在欧洲打下了基础。
一战结束后,对于华工去留,法国政府在一定要求的基础上采取了本人自愿原则。其他地区的华工几乎都选择了回国,一千多青田华工选择留下来,而回国后的青田人有很多又携带亲属重返欧洲。这些人由华工转变为华侨,开始了异国人生。
前文提到的叶青元就与堂哥留下来开了一间小餐馆,起初只是一人主厨,一人跑堂,没想到生意很红火,半年时间就开始雇佣工人,仅一年时间就攒下不少钱。
由于路程近、船费便宜、手续方便等原因,日本在民国早期是青田人理想的谋生之地。一战期间,日本对华工的需求也很大,直接促进了温州、青田等地赴日的人口流动。
青田人到日本后,大多居住在东京,从事体力劳动工作。在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中,有122名青田人死亡,此后日本对华工的政策越发苛刻,甚至有了一些排华行动,先后大约有两千多青田人、温州人被强制遣返回国。1924年2月到4月间,有近千人的赴日申请被拒。到20世纪30年代,中日关系渐趋紧张,赴日务工的青田人不断减少。
他们为何选择了意大利?
20世纪30到50年代,世界范围内战争频发,许多华侨想回国回不成,许多人想出国也出不去,往来一度陷入停滞状态,直到80年代才逐渐好转,大批青田人又开始奔赴欧洲。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10年,青田县内批准出国、领取护照的便达16206人;1991年到2000年,共批准出国117476人,2000年高达29980人,创历史新高。
目前,青田县户籍人口约55.6万,其中华侨约33万,分布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这33万人中,有十万多人在意大利。这是为什么?
青田人选择意大利,与其以手工制造业为特色的经济体系有关。
早期青田移民以贩卖青田石雕为生,但这类商品只能从中国运送,路途遥远,再加上战争影响,导致卖货经常中断。一些青田人为了谋生,批发一些成本极低的小商品沿街叫卖,如钱包、领带等,久而久之,成了青田移民的主业。
2015年,意大利出版了第一本关于华人移民的漫画《春秋》,描述了1931年移民到意大利的吴氏家族奋斗史,故事的主人公Wu LiShan就来自青田,卖领带起家。
有一些人生意做得比较好,攒够了钱便开起了自己的杂货店,还有的干脆自己制作这些小商品。青田华侨周仲芳开设制造厂生产领带和人造珍珠;胡锡珍则和几个青田同乡开了一间手工皮革制品厂,因设计新颖、造型别致美观,他们的皮革产品不仅在意大利畅销,还远销法、德、荷等国。
新一代青田移民把老一辈的手工制造业发扬光大。他们借助中国廉价商品制造潮,代销国内进口商品,并逐渐形成了一支独立的经济力量。据《中国企业报》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海外青田人拥有全球注册的服装、袜子、电子等品牌超过100个,在浙江、福建、广东定点制作,或在德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制作,每年从中国出口额达100多亿美元。
在意大利著名的“轻纺之都”普拉托,青田人先是在成衣店打工,慢慢变成自己开店。到90年代,恰逢意大利经济凋敝,很多普拉托商贩开始搬离这个工业区,把店面卖给中国人成了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青田人是出了名的肯吃苦,当地营业时间8小时,他们可以坚持24小时营业,节假日也照常营业。普拉托制衣行业渐渐成了青田人与温州人的天下。
除了产业契合,吸引他们的还有意大利宽松的移民政策。
意大利曾在1986、1990、2002年等多次“大赦”,让大批非法移民取得了合法居留特许证。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西班牙,从1986年到2005年,西班牙政府有过6次有关移民的放宽行动,与意大利一样,目前在西班牙的青田人多达10万。
此外,青田人如此集中分布在欧洲几个国家,也与其家族精神有关。
青田有句俗语,“青田豆腐县,不是亲就是眷”,意思是青田很小,绕来绕去,大家都有亲戚关系。这种沾亲带故、守望相助的家族关系,也被海外青田华侨继承,一般都是一人出国,许多家庭成员也相继出国,一个家庭站稳脚跟,其同宗也会跑来投奔。比如,青田郑氏从1936年出国,到如今,家族出国人数已达153人。
就这样,青田人在异国相互扶持,聚沙成塔。
守望相助,祖国是强大后盾
季羡林曾在《留德十年》一书中如此评价青田人,“(青田人)这样辛辛苦苦,积攒下一点钱,想方设法,带回青田老家。这些人誓死不忘故国……”
事实确实如此。
改革开放以来,青田一直是浙江省的经济贫困县,直到1997年才摘掉贫困县帽子。然而,2015年,青田县异军突起,跻身全国百强县,排名第85位。
巨大的进步与华侨的反哺脱不开关系。
2000年,中国银行青田支行的统计显示,来自海外的汇款总额就已达到1.2亿美元,按照当时的汇率约合人民币10亿元。
2001年到2008年,青田县不动产开发投资额达64亿元,其中近50亿元是海外华侨投资。在城区面积仅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只有5.8万人的青田县鹤城镇,有着11家不动产公司,大部分是侨资企业。此外,在饮食、金融、保险、观光等多种领域华侨也有投资,给青田县经济带来了很大活力。
青田县慢慢有了“中国房价第一县”“外汇第一县”“人均存款第一县”等称谓。2017年,青田县人均存款接近10万,同期全国排名前三位的北京、上海、广州,人均存款总额分别为12.9万、10.3万、10万。
2019年,青田县统计局数据显示,当年11月,青田县存款余额达683.59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440元。
在日常生活中,青田的侨乡特点十分突出,比如:
留守现象严重,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老人带着两三个孩子生活,因为父母都在国外打拼;
许多初高中生不以考学为目标,而是纷纷立志成为“移民二代”,与远在异国的父母团聚;
外语学校很多,教学多以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德语和葡萄牙语等为主,英语反而居于次位;
外币很常见,有些地方甚至可以直接用欧元进行消费。
2012年,青田县方山乡龙现田鱼养殖专业合作社还正式开通了外币兑换业务,这是中国首个村级外币兑换点。
青田人成了联系中国和意大利乃至欧洲的一条纽带。今年2月,当中国疫情严重时,意大利中部瑞安华侨华人总会就曾向国内同胞捐赠三万多个口罩。意大利疫情日益严峻,青田与丽水市联动,捐赠了包括口罩、手套、隔离衣等在内的防疫物资,已于3月1日空运发往意大利。
此外,青田县还抽调30多名精干医生、心理专家组成远程问诊团队,进驻了青田人比较集中和疫情比较严重的56个国外城市网络社交群,进行线上问诊,已服务万余名华侨。
面对归国华侨,早在2月27日,青田县就发布了《海外青田同胞疫情防控工作告知书》:无特殊情况,暂缓回国返青,在居住国就地居家做好自我防护。若遇到问题,及时联系当地侨团或使领馆。另外,回国返青必须报告,青田县对海外回国返青人员采取隔离医学观察14天措施。
对此,库叔想对海外的同胞们说,若决定留守国外,一定注意减少外出,出门务必戴口罩,不去人流密集处,保护好自己。若决定归国,请做好防护,及时、如实与家乡报备,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祖国永远是强大的后盾!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