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网正能量导航网-汉风网资料库移动版

主页 > 百家争鸣 >

王义桅:欧盟对华疫情舆论与美国之异同|2020-05-10

作者王义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5月8日环球网。

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博雷利日前在接受法国《星期日报》采访时表示,“欧洲对华关系一直‘有些天真’,如今行动上正变得更加现实。中国既是经济伙伴,也是试图推广另一种治理模式的制度性对手”。这种言论反映了欧洲对疫情下中国模式国际影响力日隆的本能警惕。

回顾起来,欧洲疫情对华舆论经历了三个代表性阶段,在中国疫情阶段,起先是谴责、讥讽中国,到欧洲疫情阶段既求助又警惕中国,进入全球大流行后借助疫情反思中欧关系与全球化。

欧洲对华舆情有三大特点,第一是仍然死盯着5G和一带一路不放,例如欧洲议会在三月底的时候就有一些议员质疑中国对意大利和东欧国家的援助是否会和将来的一带一路挂钩,对荷兰的口罩援助也被怀疑是否是想要拉拢尚未站队的荷兰在将来帮助中国反对封禁华为5G。第二是比起中国如何如何,欧盟还是更加在乎本国/欧盟自身的问题。大部分学者的讨论重点还是放在欧盟上,比如欧盟的团结是否受到冲击?欧盟能否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推动一体化?欧盟的经济发展是否会受到打击?欧盟及其成员国的人权价值观在疫情下能否得到坚持?等等。感觉他们更关注自己内部,而没有那么关注中国的动向,不像美国天天盯着中国的一举一动。第三是民间的态度相对而言比较温和,当地的民众没有对中国、中国人有过激的歧视、排斥,相较而言,他们总体素质还是不错的,比较善良、温和,并没有出现普遍的反华情绪。

因此,不能笼统称西方对华舆论,混淆欧美对华疫情舆论之异同。法国《费加罗报》日前刊文称,自从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美国热衷于单边行动且无视欧洲盟友,使持续70年之久的跨大西洋盟友关系陷入“昏迷”。美国首先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就突然对欧洲人关闭边境。美国还试图“买断”一家正在研制新冠病毒疫苗的德国企业,企图使这项疫苗技术“成为美国专用”。此外,美国还宣布暂停向世界卫生组织缴纳会费。

面对欧美关系“一直接受重症监护,依靠呼吸机维持”这种局面,明确欧美对华疫情舆论之异同,就很有意义。

具体而言,疫情下欧美对华舆论有五同:

一是一致认识到供应链过于依赖中国的风险:“天真依赖中国正在让我们自食其果”。在药品和必需品上依赖中国风险太大。地缘冲突有多种实现路径,围绕供应链产生的冲突将是新的表现形式;

二是中国疫情不透明、耽误世界,少数欧洲政客也跟风美国起诉中国,搞庚子赔款闹剧;

三是赎罪论:中国积极国际抗疫援助替自己赎传播世界的罪;

四是警惕、拒绝中国体制吸引力,借抗疫国际援助搞模式输出;

五是中国趁机大赚一笔,炒作抗疫物资质量很多不合格。

疫情下欧美对华舆论亦有五异:

一是欧洲强调不能以“零和心态”看待中欧关系,否则将陷入特朗普的“脱钩”逻辑,导致成本上涨、大面积失业并破坏国际供应链;

二是欧洲拒绝污名化,WHO2015年规定不以地名、动物名命名病毒,法制;

三是欧洲支持多边主义:支持WHO,谴责美国给WHO断供(德国部长:好比空中将飞行员扔出窗外),赞赏中国捐款WHO;

四是中国抗疫援助破坏欧盟团结,美国担心中美权力转移;

五是欧盟不应直接复制中国模式,中国不能成为欧洲抗疫榜样;美国担心中国输出威权体制。美国鼓吹疫情为美欧联手对付中国提供契机;欧盟强调疫苗研制的开放创新。

鉴于特朗普政府一心为大选死磕中国,中美关系处境艰难,为建立抗疫统一战线,从法制、情感上争取欧洲非常关键,尤其是防污名化,反对语言恐怖主义,推动列为新人权保护内容;

中欧领导人会晤、17+1发布倡议——改革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构建全球卫生伙伴关系网络,提升WHO至IMF地位;

中欧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声明;

中欧共同倡议联合国特别峰会,讨论抗疫国际合作、反新贫困、新歧视、新不平等(联合国粮农组织、劳工组织);

中欧合作研究——疫情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

中欧抗疫论坛:数字化转型的未来;

中欧公共卫生合作基金,中国融资欧洲新马歇尔计划;

修订中欧合作2025规划,强化公共卫生合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