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版“520声明”提出全面遏制中国
50年前的5月20日,毛主席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著名的“520声明”,发出号召:“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 50年后,也在5月20日这一天,美国政府发表了一份声明,题目是《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方针》,正式承认美国几十年的中国“接触”政策失败,宣称美国要转向全面遏制中国。【 《美国对中国战略方针》PDF版文件截图】
从美国版“520声明”的题目就可以看出,这份声明是指导美国今后对华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从内容看,这是对2017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2018年《美国国防战略报告》中开始确立的对华遏制战略的深化和细化。美国政府选择在5月20日这一天发表,很难说只是巧合。美国对中美关系的重新定位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已经确定了,中国被美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美国把中美关系也随之定性为大国竞争关系。这一次声明继续坚持了对中国的这一定位,而且在“竞争者”前面加上了“强大”的定语,以强调全面遏制中国的紧迫性。这份声明关于美国对华政策从过去的反思到今后的主张逻辑是这样完成的:开头先反思美国近几十年的对中国的“接触”政策已经失败,认为“在过去的20多年里,改革已经放缓、停滞或者倒退”,据此认定美国与北京保持接触除了象征性和装饰性之外“没有任何价值”,得出最后结论:“静悄悄的外交努力证明徒劳无功,美国将公开增加(对中国的)压力。”对美国表达的意思翻译一下:现在的美国政府认为,以前想通过“接触”政策诱导中国“和平演变”变成下一个苏联的目标,已经不可期待或者来不及等待了,因为中国已经成为“强大的竞争者”,美国要改变“和平演变”为主的对华战略,改为外部施压为主的方式全面遏制中国。美国打算用一切可能的手段遏制中国,这就是美国正在实行的对华战略总方针。对华贸易战、科技战还有后来的金融战,都是美国这一战略框架的组成部分,这已经是美国的国策。美国这几年的对华大动作,都不是特朗普的一时兴起,而是整个战略的一部分,正在挨个实施。贸易战达不到既定效果,就用科技战;科技战不行就会用金融战。金融战不行,美国会考虑热战,但直接的军事战争很难搞,因为中国有强大的核保护伞,但美国很可能会集结日本的军事力量,打台湾牌。当美国手段用尽之后,依然不能遏制中国,那么美国就不得不接受中国崛起的事实。这就是中美决战大概的“路线图”。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美国对中国主要是遏制加封锁。后三十多年,美国以“接触”战略为主。从2017年开始,美国对中国完成重新定位,要重新走回遏制为主的老路。二、美国有没有对中国进行全面遏制的可能
美国政府肯定想对中国进行全面遏制,这会令人联想到一个旧名词:冷战。美国的全面遏制约等于冷战。美国现在不乏固守冷战思维的政客,特朗普政府就使用了很多这样的人。特朗普本人在5月14日,接受福克斯商业台采访时,就对中国发出这样的威胁,称美国“可以切断整个对华关系”。问题不在于美国政府有没有这样的想法,而是美国还有没有针对中国进行全面遏制也就是发动新“冷战”的能力和条件。美国对中国进行全面遏制,也就是中美完全脱钩,会不会发生,这是最近一个很热门的问题,也是一个让很多国人焦虑的问题。对美国会不会跟中国全面脱钩,国内也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我的看法是:中美部分脱钩已经在实施,中美完全脱钩不可能。因为完全脱钩不可能,中美也不可能形成跟苏美那样的冷战局面。理由是:不是美国不想这么做,而是美国现在不具备实施全面脱钩,发动新“冷战”的实力和条件。在“冷战”之前,当时的世界已经客观存在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两个阵营之间实行两套意识形态、两套社会制度、两套安全体系、两套货币体系、两套贸易体系、两套规则体系甚至两套标准体系。更重要的经济因素是社会主义阵营实行计划经济,资本主义世界实行市场经济。两个经济圈之间虽然也有一些贸易交流,但整体是相对独立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同,给两大阵营之间自动设立了一个隔离层。正因为这样的相对独立性本就存在,所以美国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发动冷战,技术难度并不高,对资本造成的损失并不大。资本为了应对社会主义对自己的威胁,为了长远利益,可以承受因为冷战带来的一些眼前利益损失。
二战之后,原来的欧洲国家元气大伤,需要重建,美国本土远离战争,反而大发战争财,收割原来属于其他列强的战略利益,成为最大赢家,欧洲国家需要美国的资金。在安全方面,欧洲国家因为要面对苏联的强大军事压力,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北约就为实现这样的目的。这些情况,都决定欧洲只能跟随美国的脚步,加入到冷战体系,没有别的选择。同时,当时的欧洲国家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不多,加入冷战承受的损失不大,而且欧洲国家比美国更担心来自社会主义的红色革命压力。这些因素都决定了,美国可以轻松的调动欧洲国家,参与对苏联的冷战。至于日本,那是美国的殖民地,更没有选择。现在美国既不具备当初发动冷战那样的实力条件,又不具备实施全面脱钩的其他条件。现在,并不存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中国跟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也并非是当年的那种性质的冲突;中国与西方之间不存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对立,因为中国也已经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中国跟美国主要是中国崛起与美国要继续保持世界大国地位之间的矛盾,是两个国家利益之间的利益冲突。当然,透过美国表面的国家利益,更深层次的冲突是,中国的强大因为不是美国的资本所能控制的,所以,中国的崛起会让美国的这些资本感觉到恐惧。但与之前的冷战不同,资本虽然对中国的未来有一种恐惧,但美国资本对来自中国的现实利益又无法割舍。因为中国已经深度融入西方的规则体系中,中美之间的经贸往来已经非常广泛,美国资本在中国的现实利益已经非常大。这还是直接能看得见的利益,还有一些更加隐秘但却更大的利益,更让美国无法真正完全脱钩中国。美国资本切断跟中国经济体的联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美元地位的不稳甚至坍塌。美元对控制美国的资本而言,虽不是利益的全部,但一定是最重要的利益。保护美元地位,可以说是美军的最重要存在价值。冷战之后,美国发动或参与的几次战争,比如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都跟维护美元地位有莫大关系。美元对于控制美国的资本如此重要,美元却离不开中国的制造能力。美元地位有一个公开的基石是石油以美元结算,但还有一个比较隐蔽的基石是东亚的工业制造能力。石油结算并不能单独撑起美元现在的地位,因为人类不只是需要能源,还需要各种工业产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很多细分领域的产能不仅仅是世界第一,而且占到世界总量的一半。如果美国要跟中国完全脱钩,那么美元在短时间内去哪重新找到一个替代中国的“世界工厂”继续撑起自己的地位?这样的“世界工厂”替代者没有现成的,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打造成功。如果要再花几十年才能形成一个新的“世界工厂”,对美国遏制中国还有作用吗?黄瓜菜都凉透了,美国遏制中国的时间窗口只能以年计算了。事实上,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找到第二个跟中国这样具有同等规模的市场潜力和高素质劳动力的国家。印度虽然人口规模和中国相当,但是劳动力素质能跟中国比吗?“世界工厂”之所以是中国而不是印度等其他国家,这是有选择必然性的。资本不是傻子,一定是选择成本和效率综合最高的地方重构产业链。环顾世界,已经找不到比中国更合适的国家承担“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国家了。等到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规模使用之后,劳动力规模对于制造业的重要性才可能会下降,但中国又在5G领域领先,5G是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其他国家还是暂时看不到替代中国的可能性。总之,全面脱钩不可能,这对于美国资本的现实利益是不可承受之重。美国经济因为去工业化离不开中国,欧洲经济也因为去工业化离不开中国。而欧洲跟中国之间,不存在美国对中国那么多的结构性冲突。美国有全球利益,部分利益跟中国的国家利益冲突,欧洲这方面跟中国的利益冲突要小得多,这种冲突主要是表现在中国产业升级会对欧洲占据优势的一些产业形成竞争压力,同时欧洲也不具备美国那样的遏制中国的能力,欧洲在中国现在最薄弱的芯片领域优势并不大。欧洲只有和美国联手才能对中国形成压力,但这又要付出失去中国市场的危险。欧洲在中国的市场利益很大,德国大众、欧洲空客离开中国的市场都不可想象。欧洲现有的优势产业大多也离不开中国的产业链配套。中国和欧洲距离遥远,没有直接的地缘政治利益冲突。欧洲现在也不用担心来自中国的意识形态压力,因为中国现在本来就不进行意识形态输出。你说欧洲干嘛要跟美国进行一场美国自己都没有把握的冷战?日本、韩国,更离不开中国。欧洲都不愿意参与,他们更不会愿意自己绑上美国的对华全面遏制战车,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可是“真香”。综上所述,美国对中国全面脱钩不可能,全面遏制和冷战不可行。
三、美国资本从自身利益考虑也不会全面脱钩
美国在金融等服务业领域,保持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利润又极其丰厚。美国一方面限制对中国的科技出口,又一方面致力于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开放。通过发动金融战收割中国财富是美国梦寐以求的目标,美国对这个目标的热望仅次于“和平演变”成功。即便是贸易领域,美国全面脱钩的可能性也不大。美国自己已经去工业化,一个40%无法拿出400美元应急款的美国人民的日常消费离开物廉价美的中国商品,经济承受能力有多大?同时,美国自己保留的一些制造业也离不开中国的产业链配套供应。教育领域,美国不舍得脱钩,否则,美国怎么继续培植“精神美国人”呢?医疗领域是美国对华出口的重要领域,美国不舍得脱钩。美国的对华脱钩是精心选择的。脱钩对美国有利,或者至少是脱钩对中国造成的伤害更大的领域,才会被美国列入脱钩的名单。这样的领域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切断中国高科技产业供应链的环节,二是中国产能过剩而美国又有可替代性进口国的商品。前者通过切断产业链供应某些环节的方式,后者通过提高关税以及非关税壁垒的方式。四、美国对中国进行部分脱钩对中国未必就是坏事
辩证法认为,好事与坏事是相对,又可以根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的。美国对中国进行选择性脱钩,短期内对中国肯定是不利因素;但如果中国能够积极应对,是可以创造坏事变好事的转化条件的。另一方面,美国这种选择性脱钩,短期内看似对美国有利,但长期对美国未必是好事。我们之前的文章也对此进行过分析。美国的选择性脱钩,本身就是美国在自己主导的体系内,无法继续挥洒自如、逐步陷入战略被动的表现,是美国的孤注一掷,是美国的一次赌博。更重要的是,通过切断产业链的方式围堵中国的头部企业,这表面是美国的战术进攻,实际上是美国的战略退却。美国切断产业链,美国自己的企业也承受着短期的经济损失以及长期的战略损失。因为切断自己与中国的产业链,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同时又有最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体系,比如在手机领域,世界上最大的手机产量是中国企业提供的,自外于中国的产业链,也就等于孤立自己。对美国更不利的地方在于,制裁华为升级,意味着美国仅凭自己控制的产业链环节已经无法遏制华为,不得不胁迫其他国家的供应商加入到美国的制裁阵营中,但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为。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供应商都不想失去中国这样的大市场,即便要不情愿的配合美国,也会加速自己的去美国化过程。美国胁迫配合自己的供应商越多,全世界去美国化的速度也会越快。美国一时的战术得势,是用美国长期的战略失势作为代价的。换句话说,美国是在赌国运,而且赌赢的机会还不大。只能给中国造成经济的损失,但无法遏制中国战略层面的崛起。以对华为的制裁为例,目标主要是针对5G。5月21日,美国司法部长巴尔(William P. Barr)在“5G一体化及开放网络(ION)的全球首席技术官圆桌会议”发表了以下声明:美国和我们的合作伙伴正与中国展开紧急竞争,以在全球开发和建设5G基础设施。我们的国家安全以及我们的自由民主价值观在世界各地的蓬勃发展都取决于我们在竞争中的胜利。未来的5G网络将成为全球基础设施的关键部分,即全球经济的中枢神经系统。不幸的是,中国正在抓住决定性的5G优势。如果中国赢得5G竞赛,地缘政治、经济和国家安全后果将是惊人的。华为的5G不会因为美国的制裁升级而受太大影响,世界最大的5G市场需求在中国,中国的基站数量要占到全世界的一半以上。美国制裁华为升级,中国为支持华为当然会提高华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华为的5G垮不了,美国制裁华为的战略目的就会落空。给华为手机等非核心产业造成的市场损失,华为可以承受,还可以通过努力在几年后恢复。美国这种做法对中国形成的战略被动比较有限。美国通过关闭供应链的方式,并不能实现其战略目的。美国又不舍得金融切断跟中国的联系(一般也承受不起这样的代价),美国热战又要面对核力量平衡的制约。特朗普政府在这个时候宣布要对中国全面遏制,而现在能打出的真正能够对中国形成威胁性的牌又不多。说到底,美国已经不具备全面遏制中国的能力和条件。所以,美国对中国只有重点遏制的能力,虽然喊着要对中国进行全面遏制,但这更多是针对中国的心理战,是一种战略讹诈手段。现在的美国多么像1947年的国民党?五、对付美国的"520声明"阴谋,运用毛主席“520声明”思想进行破解
毛主席“520声明”虽然篇幅只有1000多字,但蕴含的思想极其丰富而深刻,核心思想到现在都没过时。1、“520声明”对当时的世界格局和走势做出了基本判断:“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各国人民必须有所准备。”
这一点用于分析现在的世界局势也是成立的。美国为了自己的世界地位,确实存在着发动世界大战的想法,只是采取了科技战和金融战的形式。2、“尼克松政府内外交困,国内一片混乱,在世界上非常孤立。”
这一点也适用于形容现在的特朗普政府。美国国内现在的公共卫生危机还在继续,因为美国不断的任性“退群”,搞“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美国确实比较孤立。在5月19日,美国要利用世卫组织会议孤立和围攻中国的图谋遭到了失败。美国通过澳大利亚提出的针对中国的议案,并没有列入大会议程,欧洲提出的议案并没有跟着美国的节奏。针对中国的“独立调查”议题没有得到会议的响应,操作的“台湾议题”无人理会。大会一致通过的决议,反映了中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意愿。美国的孤立在大会上得到充分体现,所以才有了会后特朗普发给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要永久“断供”资金的信,表达了特朗普政府气急败坏的心态。在世卫组织会议上的惨败,是美国正处于孤立的一个写照,说明特朗普政府的那一套不得人心,特朗普的孤立主义政策成功地把美国孤立。用内外交困形容现在特朗普政府的处境,是完全恰当的。
3、“美帝国主义看起来是个庞然大物,其实是纸老虎,正在垂死挣扎。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世界各国人民怕美帝国主义,而是美帝国主义怕世界各国人民,一有风吹草动,它就惊慌失措”。
美国现在在国内搞恐怖主义,对世界搞孤立主义和恐吓政策,看起来不可一世,但这是美国的“垂死挣扎”,美国政客的狂妄其实是源于焦虑。美国制裁华为,是因为害怕华为。美国制裁中国,是因为害怕中国。4、“无数事实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弱国能够打败强国,小国能够打败大国。小国人民只要敢于起来斗争,敢于拿起武器,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就一定能够战胜大国的侵略。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正义的事业总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这一条尤其适合于分析现在的美国和中国。中国提出合作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道多助;美国继续唯我独尊、弱肉强食的外交政策,失道寡助,这一点已经在世卫组织会议上得到了充分地体现。美国看上去张牙舞爪不可一世无所顾忌,但失败会一次又一次地不断教育美国懂得人生。中国相对于美国是还是弱国,我们只要秉持正义,坚持正义,敢于斗争,得道多助,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战胜美国这暂时的强国,这是“历史的规律”。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和策略战术,最适合于以弱胜强,也最适用于应对美国的遏制政策,解决对抗性矛盾。当年以中国比现在弱得多实力以及和美国相比更大的实力差距,都没有胆怯过、退缩过,以毛主席的战略战术对付美国的围堵和威胁,在“520声明”发表后一年多时间,尼克松就来中国进行访问,跟中国缓和关系,开始对中国进行“接触”政策,中国的国际环境有了改善的条件。毛主席的“520声明”提醒我们,不要对美国心存幻想,不要对美国心存恐惧,不要为美国的讹诈政策吓倒,不要为一时的困难影响了自己的必胜信念。2、团结和联合最大多数,孤立美国为首的极少数,在短时间内改变力量的对比。
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用好社会主义的体制优势,缩小贫富差距,贯彻共同富裕的原则,贯彻群众路线。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在思想上清算“造不如买”的错误思想。3、清算美国对华输出的价值观,清理美国在中国的代理人。4、提高对美国进行核威慑的标准,视需要增加核威慑能力。
实行毛主席的战略战术,美国通过“接触”战略不能实现的目标,通过遏制政策也一样不能实现。“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
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这是历史规律。实力相对弱不是中国输给美国的条件,不坚持毛主席的正确战略战术,才是我们实现以弱胜强的最大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