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爸蛋总:伊朗归国包机降兰州——重新认识史诗级的甘肃|2020-03-10

本文6400字,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伊朗归国包机降兰州,确诊33例 (二)重新认识史诗级的甘肃   (一)伊朗归国包机降兰州,确诊33例 先说一个好消息,昨天(3月8日)中国除了香港和武汉,以及北京和甘肃的 3 例输入性病例之外,第一次实现了 零确诊 ,而武汉确诊病例,也下降到了 41 例。 再说一个好消息,昨天上午新疆建设兵团最后一例确诊病例出院,标志着新疆正式清零。安徽也于昨日清零,

本文6400字,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伊朗归国包机降兰州,确诊33例

(二)重新认识史诗级的甘肃

 

(一)伊朗归国包机降兰州,确诊33例

先说一个好消息,昨天(3月8日)中国除了香港和武汉,以及北京和甘肃的3例输入性病例之外,第一次实现了零确诊,而武汉确诊病例,也下降到了41例。

再说一个好消息,昨天上午新疆建设兵团最后一例确诊病例出院,标志着新疆正式清零。安徽也于昨日清零,此前已经清零的有西藏、青海、福建。

 

 

不过也有坏消息。一则是泉州欣佳酒店倒塌,已导致7人死亡,还有28人在搜救中;另一则坏消息是防范外来输入性疫情,压力越来越大。

 

比如甘肃,从217日到34日,一直持续零确诊,累计确诊一直保持在91例。到34日,住院病例只剩下两例,甘肃可以说基本上已经告别了新冠疫情。

 

然而到34日准备提前交卷的甘肃,突然接到了老师递过来的附加题,还是波斯语的奥数题。搞过奥数的人都知道,伊朗的奥数水平是相当高的。

 

34日,从伊朗归国的146名乘客乘包机抵达兰州机场。3515点,163名在伊朗的中国同胞,乘坐第二架包机抵达兰州,他们都要在兰州新区集中隔离观察。

 

另外,加上32日专门转到兰州的,兰州总共接待了311名归国同胞。这311人中,35日确诊了11例,36日确诊17例,37日确诊1例,3月8日4例,累计33例。

 

基于此蛋总有以下观点。

 

第一,伊朗的疫情深不可测,初步判断已经失控,比当初的武汉还要严重数倍。刚回来四天,就确诊了33例,说明感染并不发生在飞机上,而是发生在伊朗。

 

日本分四次从武汉撤侨822人,其中第一批 206人,第二批210人,第三批149人,第四批192人,第五批 65人,最终确诊14人(但不能排除有人是在撤侨包机上感染)。

 

韩国撤侨 848人,确诊5人;美国累计撤侨800 多人,确诊3人;法国撤侨245人,确诊1人。

 

这几个国家总计撤侨约2715人,总确诊是23人,确诊比例是0.85%。如果考虑到武汉有900万人,倒推确诊人数是7.6万,跟实际数字比较接近。

 

按照这个思路看,伊朗的疫情就有点恐怖了,才三天就确诊了29例,比例是10.6%。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推算,伊朗疫情发源地库姆有90万人口,也应该有九万感染者了。

 

加上伊朗全国不设防,很少有人戴口罩(估计也买不到),甚至还有人前仆后继去舔圣墙,我觉得伊朗的实际的感染者恐怕已经十几万了。

 

另一个伊朗疫情严重的表现,那就是不断有高l官确诊。目前,已经有23名议员确诊。确诊的高l官还有副总l统、国l家安l全委l员会主l席、工业部部长、前司法部长、卫生部副部长等。

 

还有人死亡,比如革命卫队反间谍部门负责人、一名国ll委员ll委员、国会副议长、前驻梵蒂冈大使、前驻埃及大使。

 

伊朗现在很多患者,聚集在医院,把医院挤得水泄不通,而且大部分没有任何防护,问题是根本排不上号,似曾相识的剧情啊!

 

第二,伊朗疫情告急,选择回国是每个中国人神圣的权利。而接同胞回国,则充分体现了祖国l母亲对全体华夏儿女的关爱,该护犊子必须得护犊子。

 

这不仅仅体现了国家对人权的重视,也让人深深体会了到作为中国人的尊严,作为中国人的幸福,增强了中国人的凝聚力和团结力(下图为也门撤侨经典照)。

 

人在异国他乡,如果看到一面飘扬的五星红旗,就好像小孩子突然看到了妈妈。危难时刻,如果看到贴有国旗的包机,那感觉肯定就像是一头扎进妈妈的怀抱。

 

第三,包机接同胞回家,也是明智之举。伊朗的医疗体系濒临崩溃,口罩防护服也严重缺乏,加上政府执政能力不足,老百姓的配合度也不高,继续蔓延的风险非常大。

 

我相信,在伊朗的中国人,内心肯定早已经慌得一笔,这是人之常情。就算国家不派包机去接,他们肯定也会想尽一切办法逃离伊朗。

 

比如宁夏中卫的第一例输入性病例,他绕道俄罗斯莫斯科机场转机,然后到达上海浦东机场。在上海的30多个小时内,他入住过酒店,打过出租车,还与快递员等多人有过接触。

 

 

然后他(22日)又从上海火车站搭乘卧铺列车,历经23个小时到达兰州火车站,之后他又从兰州乘坐火车,在24日凌晨1:19分到达中卫。

 

所幸的是,他除了吃饭时,大部分时候都佩戴了口罩,目前他的密切接触者中,还没有发现有确诊病例。

 

就像大禹治水,堵不如疏。如果不主动接回来,那么对伊朗疫情的恐惧,也必然导致很多人想尽办法也要回来。

 

如果自行回来,所带来的危险简直防不胜防,你根本不知道他从哪个城市入境,也不会知道入境以后他会坐哪一趟班机或者列车,行动轨迹完全不可控。

 

因此,主动出击,派包机接同胞回来,然后集中管理观察,极大地降低了外防输入的成本,更降低了疫情扩散的风险,这种方法值得推广。

 

第四,为什么是甘肃兰州。

 

兰州作为西北重镇,医疗资源相对比较充裕,能收治传染病的医院有:兰州市肺科医院、兰大一院、兰大二院、省人民医院、原陆军总院、省妇幼保健院等等。

 

虽然甘肃已经抽调了598名医护人员,分五批千里驰援武汉,但省内的任务相对还比较轻,累计确诊病例91人,在全国兄弟省市中排第25位。

 

另外,甘肃也没有对接支援湖北的任务,并且在战疫中表现优异,及早就把确诊患者打发出院了,目前全省仅剩两名患者。

 

而且兰州的隔离条件还是比较理想的,兰州的中川机场挨着兰州新区,这里配套设施齐全,但是人口密度很小,下了飞机直接就可以送过来隔离(保税区的保障房)。

 

兰州新区离老城区也有七八十公里,既降低了传播风险,也尽量降低了对市民的心理压力。

 

不管怎样,作为中国人都应该感谢兰州,感谢甘肃,因为他们集中收治、集中隔离,极大降低了伊朗回国人员传染的风险。

 

(二)重新认识史诗级的甘肃

今天借着这个机会,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个传奇的省份。为啥说他传奇,因为甘肃省的历史,相比其他省市,更加令人血脉贲张。

 

中国古代史上,这可是兵家必争之地。游牧民族或地方割据政权,只要占领了甘肃,就可以窥视中原。比如诸葛亮六出祁山(甘肃礼县东),也是先控制甘肃。

 

而中原王朝,必须控制了甘肃,才能控制大西北,甚至大西南,所以有个成语叫“得陇望蜀”,甘肃控制着中原通往西北和西南的咽喉,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危。

 

所以几千年的历史上,甘肃要么是前线,要么是前线的第一后勤基地,要么是备战中心。

 

这跟甘肃的地形地势有关系。甘肃地形狭长,整体形状像一根如意。甘肃东西长约1500公里,所以有甘肃同学反映,出个省比出国都困难,太长了。

 

没有高铁的时代,新疆的同学从东部省份回家画风是这样的。第一天:妈,我到甘肃了;第二天:妈,我在甘肃呢;第三天:妈,还没出甘肃呢;第三天中午:妈,我到家了。

 

虽然内蒙也长,但内蒙是又粗又长还弯,而甘肃则是又细又长还直,中间最细的地方约80公里,东头平凉最窄的地方只有25公里。

 

有什么样的省,就有什么样的省会,兰州的市区地图可以论根儿,也是一长条(也是受地理影响)。

狭长有狭长的好处,甘肃几乎集齐了中国所有的气候类型,也拥有极为丰富的地形地貌,森林、雪山、草原、湖泊、沙漠、戈壁滩。

 

你很难想象,骆驼、战马和熊猫都是甘肃的土特产。因为这里的气候,要干的有干的,要湿的有湿的,要热的有热的,要凉的有凉的,总有一款适合你。

 

为什么甘肃这个形状?跟地形地势有关,也跟历史有关。从地理上来说,是被挤压出来的,南边是青藏高原的边缘——祁连山,北边是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

 

而中间地势较为平缓,则是一条天然形成的地理大通道,由于在黄河以西,所以称为河西走廊。

 

 

蛋总强烈推荐央视拍的纪录片《河西走廊》,立意高远,格局宏伟,叙事清晰,画面唯美,音乐震撼。作品真的走心了,像一部史诗巨著。

 

蛋总第一次被这样的历史地理纪录片感动到泪崩,立刻就有一种甩掉小神兽,跟蛋嫂去甘肃转一转的冲动。在这里致敬总导演赵启辰,也致敬整个剧组。

 

河西走廊之梦Yanni - 河西走廊 原声音乐大碟

甘肃的庆阳,是周朝的发祥地。甘肃的天水,是秦国乃至秦朝的发祥地。这个我们就不说了,重点说说汉武帝与河西走廊。

 

我们看一下秦朝的疆域,其实只有三百多万平方公里。那时候的甘肃,只有天水、兰州、庆阳等地归秦朝管辖。

 

秦始皇为什么修长城,因为这时期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就是匈奴。汉高祖刘邦,从斩蛇起义到大败项羽建立汉朝的同时,草原上的匈奴,也在冒()顿()单(chán)于的带领下达到全盛。 

西汉建立的第二年(公元前201年),一支匈奴骑兵南下,跟汉朝韩王信的叛军联合,直逼太原。

 

刘邦御驾亲征,出动32万人马迎击,这几乎是汉朝全部的军队了。冒顿单于一听说刘邦亲自来了,来了精神,于是举国动员,集结了40万精锐骑兵奔赴前线。

 

汉军刚开始气势如虹,连战连捷,于是刘邦以及谋士陈平都犯了轻敌的毛病。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我打败了项羽,项羽打败了秦军(主力),秦军打败了匈奴,所以汉军碾压匈奴。

结果刘邦带领的十万先头部队由于轻敌冒进,中了人家的圈套,被困在了白登山长达七天七夜,差点儿被活捉。

 

白登之围后来虽解,但是汉朝和匈奴的差距彻底暴露出来了。刘邦的马车,甚至都配不齐同一毛色的,所以汉军的主力都是步兵(真·步兵,实在是无马)。

 

但再看匈奴,围个城简直是在炫富(炫富围):西方皆骑白马,东方皆骑青马,北方皆骑黑马,南方皆骑红马。跟现在的美军有点像,动不动搞个大象漫步。

 

而且中原养的马,质量跟匈奴的还没办法比,耐力、爆发力都要略逊一筹。因为啥啊,因为人家的马都是高原训练出来的。

 

你看田径运动员,特别是中长跑运动员,都要去高原参加训练。因为那里海拔高、空气稀薄,对肺活量考验非常大,还能刺激红细胞变多。

 

长期进行高原训练,能使血管体积增大、血管扩张,血管壁增厚,血管变粗,通过的血量增多,从而更好地锻炼了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战马也一样。

 

白登之围后,刘邦认识到与匈奴在军事上的差距,采用了和亲(每年还要提供大量的生活物资)的办法装孙子(韬光养晦),缓和跟匈奴的关系,这一和亲,就是七十来年。

 

虽然是和亲,但也不意味着匈奴不欺负你了,时不时派骑兵来自由巡航一下。虽然也签订了贸易协议,但明显偏向于匈奴。

 

刘彻从小心怀大志,作为汉朝的586,他十六岁登基之后就一直在琢磨,怎么击败匈奴的霸权主义,突破匈奴封锁,统一河套地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他积极备战,禁止军队经营(军人职业化),广泛收集战马,提拔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将领。

 

有多年轻呢?公元前123年,17岁的霍去病就被汉武帝任命为票姚校尉,当即随卫青北击匈奴。

 

第一次出征,霍去病就率领800骑兵深入漠南腹地,以闪电战的形式,突袭了匈奴一个军营,杀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斩杀匈奴兵两千多人,还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和匈奴相国,全胜返回,取得首战大捷,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漠南之战”。

 

公元前121年春,19岁的霍去病已经被任命为骠骑将军了,他率领一万精锐骑兵,从陇西郡出发,渡过黄河后一路向西,所向披靡,纵横两千里。

 

霍去病在焉支山南北杀了一整个来回,随后又在皋兰山(今甘肃临夏县东南)与集结起来的匈奴部队短兵相接,斩杀九千余人,包括匈奴折兰王、卢侯王。

 

还俘获了浑邪王之子及其相国、都尉,以及大量俘虏与辎重,而汉军的兵力损失基本可忽略不计。

 

当年夏天,第二次河西之战更加气势磅礴。李广和张骞,率领万余骑兵,向北进攻左贤王部。而霍去病和公孙敖分道合击,准备前后夹击匈奴在河西的主力。

 

霍去病的任务非常重,可以说是千里迂回,绕了好大一个圈子,出现在匈奴的大后方。计虽妙,霍去病执行得也很好,但还是出纰漏了。

 

说好了不见不散,结果公孙敖这货走错了道。这时候霍去病可以选择撤退,因为错不在他。但是他没有撤,而是选择了继续前进,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匈奴的侧后方。

 

匈奴内心慌得一笔,只能仓促应战。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霍去病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歼敌3万余人,迫降浑邪王休屠王及相国、都尉等2500人。

 

浑邪王、休屠王率领残部数万人逃走。结果单于听说后很生气,他们两战两败,丢失了河西大部分领土,断绝了和西域的联系,准备严厉惩罚他们。

 

二王无路可投,便于当年秋派使者赴汉乞降。汉武帝怕其中有诈,让19岁的霍去病去受降。霍去病刚出发就发生了变故,休屠王突然变卦,拒绝降汉。

 

浑邪王攻杀休屠王,收编其部众,但人心极不稳定。霍去病当机立断,驰入匈奴阵中,与浑邪王相见,将欲逃跑者8千余人尽行斩首,迫使匈奴军稳定下来。

 

总之,经过了两次河西之战,汉朝将整个河西走廊并入了大汉的版图。从此以后,整个甘肃就成了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为了巩固战果,汉武帝先后设立了河西四郡,名字都非常好听:即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后来又在敦煌以西设置了阳关玉门关

 

张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

 

酒泉:“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而得名;相传霍去病曾在这里的金泉边庆功,顷御酒入泉与将士同饮,遂名酒泉。

 

敦煌:敦煌为盛大辉煌之意,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武威:武功军威。

 

看看匈奴的歌谣,就知道这件事对匈奴打击有多大:“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匈奴不仅仅损失了8万主力,还丢掉了水草丰美的河西。虽然甘肃地处内陆,降雨偏少,但祁连山是雪山,冰山融水滋养了这里的土地。

 

比如位于张掖的山丹马场,据说是世界上第一大军马场。马场的人都说,霍去病是他们第一任场主

 

汉武帝不仅在河西设置了郡县和关口,还大兴屯田,从内地迁移人口到这里一边耕种,一边戍守,可以理解为当时的河西建设兵团。

 

汉武帝大胆任用霍去病,收了河西走廊,重挫匈奴的锐气,为开辟域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打开了欧亚文化大交流的通道。

 

唐朝之所以统领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对甘肃掌控非常有力,自己有战马,还能通过河西走廊以及西域,把可能造反的势力分割成块儿。

 

唐朝灭掉西突厥的决定之战,就是通过河西走廊出阳关玉门关,然后一路追杀,追杀到了中亚,再次打通欧亚大通道。

 

你看唐朝的诗,就能反映出当时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很多读书人的理想就是奔赴沙场,建功立业。而甘肃,就是建功立业的前线。

 

比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从河西走廊将大批精锐调入内地平叛,结果吐蕃趁机夺取了唐朝西北大片领土,自此以后,唐朝的地缘政治就很惨了,等于丢掉了西边的门户。

 

吐蕃人几乎每年秋天,都会趁着秋高马肥之际,派骑兵袭扰唐朝都城长安,迫使朝廷每次都如临大敌、京师戒严。防秋一词自此诞生。

 

宋朝为啥富而不强,原因之一就是丢掉了甘肃,也等于丢掉了重要的西凉好马,如果在内地养,则要占用大量土地或粮食。

 

元朝消灭了西夏之后,控制了河西走廊,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中原王朝对西藏的首次有效控制,西藏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明朝前期也控制了河西走廊,因此明朝西部防线比较稳。可以集中精力应付北方和东北的威胁。

 

清朝,加强对新疆、青海、西藏的统治,也非常依赖河西走廊。比如平定新疆的准噶尔部,从康熙29年到乾隆22年总共打了68年。

 

雍正年间,青海的罗卜藏丹津,勾结新疆准噶尔蒙古大汗发动叛乱。雍正派年羹尧和岳钟琪平叛,甘肃也是总基地。

 

近代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也是从兰州然后经河西走廊进入新疆的。不仅如此,左宗棠命令甘肃地方官大量发放种子、种羊,鼓励民众发展生产,把甘肃作为收复新疆的大后方。

 

我认为甘肃最辉煌的时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之前,也就是计划经济时代,尤其是三线建设时期。

 

这里深处祖国内陆,有一些工业特别适合放在这儿,比如军工、航天、核工业。其中兰州504厂,是中国最早建设的核燃料生产基地。

 

504厂曾先后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氢弹、第一艘核潜艇和第一座核电站提供了合格的核燃料。改革开放后有一段时间为了生计被迫去卖雪糕。

 

504厂的雪糕为什么好吃?因为他的牛奶是核工业的离心机摇出来的,纯度极高,口感极好。

 

看甘肃数千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陆权受到重视的时候,甘肃地位就突出。一旦陆权衰落,甘肃也会进入低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的主题从战争与革命,转向了和平与发展,中国也转入了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也是先从沿海开始的。

 

海权的上升,意味着陆权的衰落,而身处内陆的甘肃,也受到很大影响。军工拿不到订单,重工业成本干不过市场经济,人才外流,资本外流。

 

随着高铁的出现,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陆权逐渐又受到了重视,那陆权大省——甘肃也迎来了复兴的历史机遇。

「赞同、支持、鼓励!」

weinxi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